在转基因产品贸易方面,黑山共和国虽经济体量较小,但也逐渐融入到相关国际贸易体系中。在进口上,随着国内畜牧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对转基因饲料原料的需求有所增加。据黑山经济与农业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大约从欧盟国家进口约10 - 15万吨转基因大豆,用于饲料生产,以满足国内牲畜养殖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这部分进口额约达3000 - 4000万欧元。玉米进口量每年在8 - 12万吨左右,多为转基因品种,进口额约2500 - 3500万欧元。这些进口有效保障了国内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
在出口方面,黑山共和国凭借其相对优质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将部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加工品推向国际市场。例如,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粕,每年出口量约为3 - 5万吨,主要出口至周边巴尔干地区国家,出口额约为800 - 1200万欧元。还有精炼的转基因大豆油,出口量每年在1 - 2万吨,出口额约500 - 800万欧元。
黑山共和国目前转基因作物种植规模较小,但展现出积极探索的态度。政府已批准在特定区域开展小规模的转基因作物种植试验,旨在评估转基因作物在本地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效益。2023年,转基因作物试验种植培养面积约为1000公顷,其中转基因玉米培养种植面积约700公顷,转基因油菜种植培养面积约300公顷 。初步试验结果为,转基因玉米在抵御常见病虫害方面表现突出,相较于传统玉米品种,其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约60%,且产量有10%-15%的提升。
黑山大学的农学院是该国农业科研的核心力量。其科研团队针对转基因作物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并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在对转基因油菜的研究中发现,转基因油菜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得到非常明显提升,在合理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不仅除草效果更好,而且油菜产量相较于传统品种提高了12%左右。研究团队在区域农业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成果,强调转基因技术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积极作用。
此外,黑山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在合理种植和管理下,对当地生态环境并未产生负面影响。研究院在其发布的年度农业技术报告中,积极倡导在科学监管下进一步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黑山共和国农业部门的高级官员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转基因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支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黑山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地众多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对转基因技术持积极态度。他们都以为,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黑山应对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挑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黑山共和国正在开展多项转基因相关研究项目。在作物品质改良研究项目中,科研人员尝试将富含营养成分的基因导入到常见农作物中。以小麦为例,通过转基因技术,有望培育出蛋白质含量更高的小麦品种。初步实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经过基因改良的小麦,其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麦提高了约15%。
在抗逆性作物培育项目中,研究人员致力于利用转基因技术,使作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高温等极端环境。针对黑山夏季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研究团队对番茄进行转基因改良,初步培育出的转基因番茄品种在耐旱性方面有显著提升,在模拟干旱环境下,其产量损失相较于传统番茄减少了3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