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依托溪塘布满、源清流洁的自然条件,构成以流水养鱼为根底,耦合生态种养、休闲渔业的开展形式,完成了“森林-池鱼-村落-石窝”的镶嵌散布和“山泉流水养鱼生态种养”的复合运营形式,归纳年产值达1.2亿元。
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21日电 (钟健 莫敏兰 林钆伶)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素有“八山四水三文明”之称。当地依托溪塘布满、源清流洁的自然条件,构成以流水养鱼为根底,耦合生态种养、休闲渔业的开展形式,完成了“森林-池鱼-村落-石窝”的镶嵌散布和“山泉流水养鱼生态种养”的复合运营形式,归纳年产值达1.2亿元。
在思洪村龙荣屯,一条溪水绕村而过,哗哗的流水声在冬日的暖阳下分外洪亮。一栋栋美丽整齐的民居旁,一方方小块的鱼池散落其间。大鹏地处大瑶山南麓,山高林密、溪水纵横、水源丰厚,是当地开展“生态鱼”饲养的一大优势。
夏天割草、冬季就摘菜叶、木薯叶喂鱼,这是乡民余昌科每天的“固定动作”。他在自家屋后的小鱼池里养了草鱼和鲤鱼,大大小小都有,大的有十几斤重。鱼养好了,“在行”的客人就会到家里买鱼,要多少就打捞多少。有广东、柳州等地的游客甚至在当地吃了还打包活鱼回去与家人、朋友共享。
大鹏镇引导当地大众量体裁衣,在沟沿路旁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制作坑塘,引进山泉水,大力培养开展山泉鱼饲养。主要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我们鱼和鲤鱼、塘角鱼为主。大鹏镇4.8万户籍人口中,从事山泉鱼生态种养的农人就有800户,一千多人。山泉鱼年产量达130万斤,仅思乐村就有23个石窝鱼塘,17个大山泉鱼塘,总共有3万-4万斤鱼左右。
“外面喂饲料的鱼一年能长到8斤,山泉鱼喂草一般长到4斤。”思乐村支书余柏成介绍说,“每条鱼大约盈余12到16元。”
山泉鱼饲养具有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等特征。大鹏镇紧盯山泉鱼工业商机,活跃探索工业高质量开展新途径,推行“窝育塘出”“接力饲养”等技能形式,进步优质水产品产能,完成山泉鱼工业集约化、规范。
“大鹏镇森林资源丰厚,水源终年不断、无污染、富含矿物质、水溶氧量高,更适合用山泉养鱼。”大鹏镇人民政府干部班祖莹表明,欢迎外来企业出资饲养,大鹏镇会活跃协调好饲养用地。现在,全镇山泉鱼石窝饲养有800个、池塘饲养500个、山塘水库饲养10个、高密度饲养圆桶120个、吊水饲养15个。
大鹏镇党委政府正在策划将小方塘5-6斤的石窝鱼调运到1亩以上的鱼塘进行规模化饲养,经过抓典型谋演示,以点带面,完成特色工业集群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展,让小工业逐渐释扩大生机,带动更多的乡民增收,让山泉鱼工业真实成为富民工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