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坐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排排银白色的圆柱形储粮罐有目共睹。“每个罐体高约30米,可储小麦3000吨。”公司行政部主任陈军山介绍,比较开放式库房,储粮罐占地上积小、密封性强,能有实际效果的削减鸟雀啄食。
上午10时,一辆运粮车驶入厂区。“嘀!”跟着工作人员摁下开关,只见地上的液压翻板慢慢抬升,带动车头高高扬起,金灿灿的小麦倾注至地下粮仓。
之后,按品类送入不同的储粮罐,罐体与出产车间之间有管道衔接,小麦可从储粮罐当即进入加工环节。
为何这样规划?陈军山介绍,曩昔,小麦从仓储区到加工区,需铲车装卸、卡车运送,不免碾轧、撒漏,仓底剩下小麦也因杂质多、粉尘大,不方便加工而被弃用。2022年,公司改扩建仓储设备,推进加工环节的节粮减损向源头延伸。
“小麦加工最重要的包括整理、碾磨、包装等工序,经过工艺晋级,力求把每一道工序的损耗都降到最低。”出产主管盛文说,公司引进色选工艺,经过色彩差异去除霉变、虫蛀的小麦,一起运用轻度磨皮,将小麦破损率控制在0.5%以内,废料可当饲料用,完成双赢。
“瞧!籽粒丰满、巨细均匀、色泽鲜亮,已到达碾磨的规范。”盛文抓起一把整理后的小麦说,原先运用单一碾磨东西,精度低、颗粒大,出粉率不高。现在引进全主动小麦制粉出产线个百分点左右。“换句线公斤面粉。”陈军山弥补道。
“在包装阶段,公司还安装主动称重、主动套袋、主动缝包设备,削减工人与面粉的触摸,防止因操作失误形成粮食丢失。”盛文说,面粉制品的保质期一般为1年。仓储阶段,采纳防鼠、通风办法,一起以10天为1个周期,加速堆积与出货的轮换速度,经过一系列减损举动,节粮到达3%左右。
凉州区经过方针引导、资金扶持等方法,先后投入2.5亿元,支撑辖区内企业改进粮食烘干、贮藏等初加工条件,为粮食加工职业的转型晋级供给支撑。“加工才能的提高,对进一步削减小麦损耗和糟蹋至关重要。”盛文说。
“拓展副产品使用,也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思路。”陈军山介绍,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是麸皮和次粉,原先大多都当作饲料卖掉了。近年来,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周边开展起多家菌棒和熏醋出产企业,使得副产品有了更多好去处。
“未来,咱们将严厉依照《粮食节省和反食物糟蹋举动计划》要求,继续提高粮食加工水平,重新技能运用、粮食资源高效使用、防止过度加工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粮食加工环节的节省减损,提高区域粮食安全保证才能和水平。”凉州区开展和变革局副局长、粮食和物资储藏局局长徐兆金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