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归纳音讯网上日前爆出“猛帖”——《三聚氰胺假充蛋白质是中科院创造并推行的》、《增加三聚氰胺是中科院的科研成果?》,置疑“中科院研究生院一位教授研发的‘DH蛋白精饲料增加剂’便是三聚氰胺”。工作线日对此事予以否定。
30日上午,中科院新闻发言人蒋帮忙和记者说:“事情产生后咱们敏捷组成职责组,通过仔细查询,证明中科院与‘三聚氰胺作为蛋白精饲料增加剂’无任何联络,之后咱们已将查询的终究成果写成陈述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网上“猛帖”列出了一个名为“DH组成高蛋白饲料增加剂”的介绍,其中提道,“使用有机氮及催化剂组成的高蛋白精料,作为畜禽高蛋白饲料增加剂弥补料,具有含氮量高,本钱低,来历广等长处。本技能项目的质料为有机化工质料及农用化肥质料……”“技能转让方”还具体的介绍了这个技能的本钱:“厂房面积按日产1吨核算为80平方米;设备出资1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本项目具有出资小、见效快,土法也可上马……技能合作转让费1万元,函授费5000元……”技能转让方的联络单位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能研究所,联络人高银相。发布时刻为1999年7月30日。
这个9年前的技能转让启事所说的“DH组成高蛋白饲料增加剂”是否便是“三聚氰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30日上午表明,中科院研究生院在“三鹿事情”产生之初,就已注意到网络媒体发表触及的相相关的内容“网络小广告”,9月18日已将“网络小广告”及相关状况上报上级部门,并组织了专家做多元化的剖析评价。专家们以为该转让信息中所称技能,无法到达出产“三聚氰胺”所需的高温等条件,因而能开始扫除该“网络小广告”的技能涉嫌用来制作“三聚氰胺饲料”。
据介绍,该院确曾有“应用技能研究所”,但已在2001年吊销。高银相曾任该所领导,不过其本身为行政后勤人员,并非技能人员。中科院研究生院称,此事尽管产生在9年前,“应用技能研究所”也早已吊销,高银相也多年未再进入该类事宜,但“网络小广告”的确简单被误解与“蛋白精”相关,因而,他们将本着对社会、对科学技能仔细负责的情绪,进一步重视各方面的状况。(蔡文清牛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