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者: 欧宝彩票app官网下载-牛料 发布时间: 2025-03-05 12:30:46

  本项目年屠宰加工肉食鸡1,200万只;年分割鸡肉13,800吨;年产白条鸡5,500吨,鸡肉炭烤类产品2,000吨,风味鸡肉熏酱制品2,000吨,鸡肉灌肠制品3,000吨,其它制品3,960吨。

  本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23平方米。新建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新建食堂及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综合车间及库房(含冷库)1栋,建筑面积9,119平方米;新建锅炉房1栋,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新建变电室1栋,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厂1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购置屠宰设备127台/套,制冷设备27台/套,检验测试设备26台/套,鸡肉灌肠设备117台/套,风味鸡肉制品设备82台/套。

  肉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价格的特点。我国肉鸡最重要的包含白羽鸡、黄羽鸡与817杂鸡。作为进口品种,白羽肉鸡属于快大型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等特点,但该品种抗病能力较弱,口感欠佳。基于白羽鸡的相关特点,白羽鸡主要面向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企业销售。相比而言,黄羽鸡是由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类,国产率近100%,具有体型较小、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价格较白羽鸡贵等特点,生产周期较长且成本比较高,主要面向家庭、企业和事业单位食堂与酒店的消费。除了白羽鸡与黄羽鸡之外,肉鸡品种中还包括817杂鸡。817杂鸡即采用大型肉鸡父母代的公鸡与常规商品蛋鸡进行杂交,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肉用鸡品种。该类肉鸡生产的门槛低、易操作、成本较低,但由于没饲料标准,出栏的料肉比参差不齐,且养殖风险较大。817杂鸡目前大多数都用在地方特色鸡制品,如扒鸡、烤鸡、熏鸡等。

  目前对于鸡肉加工的研究大多分布在在工艺流程中提高品质、延长保藏时间等方面,并且开发了很多新技术和新型保鲜方法。

  非热加工技术方面,由于传统加热方式会破坏热敏物质造成营养流失,为了更好地保留鸡肉的营养及品质,出现了很多非热加工技术,比如超高压、超声波等。通过超高压处理(600MPa,2min)对预熟鸡胸肉切片做处理,可以在处理后和储存期间减缓鸡肉的脂质氧化,并且在线℃的条件下可以将预熟鸡肉的货架期延长至三个月,原因是超高压会降低挥发性碱性氮,抑制鸡肉产品中的病原体来提升鸡胸肉的新鲜度。除超高压技术以外,超声在肉类加工领域作为一项新技术也有广阔前景,且简单易操作,绿色环保。超声联合低浓度碳酸氢钠处理鸡胸肉探究了鸡肉嫩度和初步分子机制,此种处理方法能减少蒸煮损失、降低剪切力,提高了肌动球蛋白的解离程度并且引起了蛋白的构象变化,提高了鸡胸肉的品质。

  除此之外,天然提取物的添加可用来延长保鲜时间。鸡肉作为一种易腐败的食品,通常要加入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来抑制微生物,防止脂肪氧化酸败,保持良好的品质。出于安全和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天然提取物应用到肉类成为趋势,这些物质天然健康并且具有防腐物质,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鸡肉腐败。

  本项目禽类产品深加工技术采用国内先进保鲜技术和超导超低温急冻技术,解决禽肉远距离运输和六十天保质期问题,产品质量可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全球肉鸡产量受益于中国、美国、巴西和墨西哥鸡肉产量持续增长,全球鸡肉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鸡肉产量达9,990.1万吨,较上年增加0.85%。

  从国内来看,2021年中国肉鸡生产量小幅上涨,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肉鸡消费量为1,503万吨,比2020年减少18.1万吨,下降1.19%;2021年中国肉鸡生产量为1,470万吨,比2020年增长10万吨,增长率为0.68%。消费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2021年猪肉价格大大下降,鸡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基本消失。

  从国内的肉类消费结构来看,鸡肉是我国第二大消费肉类,仅次于猪肉。由于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猪肉一直是我国肉类消费的第一大品类,而鸡肉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鸭肉、牛羊肉等肉类制品的冲击,市场消费比重一直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外卖平台和休闲饮食业的兴起,深加工肉类食品慢慢的变成为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鸡排、炸鸡、西式快餐的发展也给鸡肉消费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国禽肉消费以鸡肉为主,近年来鸡肉消费总量稳定,年消费量维持在约为1,050-1,500万吨的区间范围以内,产量占比高达71%;其次是鸭肉,产量占比约为16%。

  ①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加速,叠加疫情影响将加速个体餐饮出清,提升标准化食材需求。

  2016年以来,我国餐饮门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同时,基于外卖兴起、餐饮供应链的优化和门店管理能力提升等因素,连锁餐饮店运营效率提高。2018-2021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12.8%增长至18.0%。然而,目前我国餐饮连锁率化仍远低于美国的54%和日本的49%,未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连锁餐饮企业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餐饮半成品需求较大,因此在仅考虑餐饮连锁化率提升的情况下,亦有望推动未来对餐饮行业半成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2010年全国餐饮业收入1.76万亿,到2021年增长到4.69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9%,而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餐饮业收入年平均增长10%以上。考虑到近年来中央厨房模式兴起,深加工B端(商家客户)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疫情催化下C端(消费者)增长也明显提速。

  目前国内深加工市场B端与C端规模比例约为8:2,其中B端餐饮企业是主流。由于深加工企业的运作类似中央厨房模式,能够很好解决门店后厨面积过大、人力成本过高的餐饮业痛点,餐饮企业对其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快餐连锁店发展形态趋势迅猛,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从2.37万个增加至3.44万个,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7%,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收入从1,526.61亿元增长至2,234.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鸡肉类快餐连锁品牌的规模扩张贡献了重要力量,在2020-2021年度排名前十的全国快餐店中,共有5家快餐店以鸡肉类食品为主,其余5家亦提供鸡肉类相关这类的产品。随着餐饮供应链食材标准化和商超经营业态升级,鸡肉加工制品在鸡肉总产量中的占比有望逐渐提升,鸡肉制品行业的规模扩张有望加速。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跟着社会的发展,饮食健康已从“食饱阶段”、“食好阶段”升级至“营养阶段”。我国健身人群数量增长迅速,据《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我国的健身人群在2020年达到7,029万人,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3.19%。在14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尽管相比美国的15.2%有着约3倍的差距,相比欧洲中等水准的8.1%也还有着1.6倍差距,但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健身人群主要以增肌和减脂为主,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鸡肉产品凭借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性,深受健身人群钟爱,健身人群的增长以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鸡肉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目前家禽业的养殖产业链比较完整,规模较大的从业者都配备了种场、饲料厂和育肥场,主要的产品仍是活鸡;主要的销售模式仍为批发或零售;主要的客户是肉联厂、食品加工公司、个体批发商或零售商;产品交付消费者的主要场所是农贸市场和超市,客户群体比较分散,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难解决。随着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因食品安全问题对溯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活鸡销售模式将逐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模式转变,养殖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促使肉鸡产品从养殖场直达到终端。当前我国家禽养殖产业链向下游屠宰以及食品加工产业延伸的趋势越来越强。

  我国肉鸡深加工产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尽管我国禽肉消费量经历过快速增长阶段,但我国禽肉消费仍有较大空间。禽肉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消费升级或将使得人均鸡肉消费量开启增长。我国人均GDP、城市化率以及户均人数三大宏观指标已到达美国与日本鸡肉消费释放时期的同等水平,消费升级关口或已来临,我国鸡肉消费增长有望提速。

  按消费重量计算,2017年我国禽肉消费占畜禽肉类总体消费比率达20%,鸡肉消费量占禽肉消费量的63%左右。随着健康需求和便利需求的增长,到2030年鸡肉占畜禽肉类消费总量比例均逐步达到20%;2030年我国鸡肉消费总量将达到2,500万吨。

  此外,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同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内肉类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并带动肉类生产的进一步增长。2022年鸡肉产量在历史高位的基础上仍有小幅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肉鸡进口有小幅增长;受全球鸡肉消费需求量开始上涨影响,我国肉鸡出口亦实现小幅增长;净进口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

  《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精确指出,以“突出特色、精深加工、集聚集约、质量安全”为重点,依托十大产业集群,坚持“三深一转”,做强粮深加工、做大畜禽乳蛋深加工、做响特色资源深加工,加快原料型产品向终端化食品转变,提升食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水平,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打造食品产业高地。到2025年,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以上。

  总投资11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920.00万元,建设期利息300.00万元,流动资金1930.00万元。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47,500万元,利润2,426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1.76%。

  项目建成后,形成一条龙肉鸡回收、屠宰、加工、储存、销售联合经营体系,推动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项目地农业产业的快速地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并可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途径。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